6月24日下午,吕海泓正在示范园内查看航天丹参的长势。 记者 苗景霖 摄
“你看,右手边这座大坝用来储存传统作物的灌溉水源,将来河坝下面准备养鸭、养鹅;北边,那个大平塘准备养锦鲤,发展特色农业,平塘北边建想建一座老年公寓……”6月24日下午2时许,吕海泓一边开车缓慢行驶在葛家镇西孙疃村的山路上,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理想王国”。
在文登,说起吕海泓,很多人都知道他经营的大德兴农庄农产品有限公司培育种植了品质绝佳的航天丹参;而走进葛家镇,大家都亲切地喊他“吕书记”,他不仅是大德兴农庄农产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还是西孙疃村的党支部书记。
销售状元 辗转回村当农民
2000年,25岁的小伙子吕海泓从交通运输行业转行,从事塔吊销售工作。之后,他决定单打独斗,不再局限为一个厂家销售。从一个厂家拿几份产品材料后,吕海泓一个人跑起了销售。
凭着一腔热血和良好的人格,吕海泓赢得了业内人士的信任,很多买家主动找他。很快,烟台一家大型机械公司聘任他为驻江苏办事处的主任,他还兼职做了江苏一家电机厂的副总经理。2005年,吕海泓在业内已经鼎鼎有名,当年创下了销售业绩4000万元的销售“神话”,并评为公司的“销售状元”。
在事业达到顶峰之时,吕海泓感到继续下去,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他想自己做点事,于是便回到家乡文登,投资60万元在环山路附近建了一个液压机械厂。“参加了几次国际性液压机械博览会后,我发现自己的产品受到技术、人才的局限,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在太难。”吕海泓说。
不安分的他再次想到了转行。“一次偶然机会,我接触到了农业,我认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原生态农产品在中国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2006年,吕海泓把厂子转让出去,回村当起了农民。
几经挫折 种植航天丹参500亩
“转行跨度太大,一开始什么也不懂。虽然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但是没有亲自种过地,所以经验不足,从2006年到2009年三年里,我走了很多弯路。”吕海泓说。
2009年,经过前期的摸索和准备,吕海泓开始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农业对土壤质量有很高要求,吕海泓便在村里开垦荒地进行种植。由于管理不当,当年种植的大豆、玉米、地瓜收成不足正常的十分之一,结果以失败告终。
经过反思,吕海泓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有了深入的了解。经人介绍,他结识了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孙莅瑶。在孙莅瑶的引导下,吕海泓了解到一种市场上前景广阔的植物——航天丹参。航天丹参是孙莅瑶多年研究的成果,吕海泓的执着和诚心打动了孙莅瑶,孙莅瑶同意把航天丹参“搬”到西孙疃村“安家落户”。
发展航天丹参并非一帆风顺。“农民对航天丹参不了解,也不重视,觉得这玩意儿就是草根子,怎么会值钱?”吕海泓说,认识上不去,种植和管理上也不规范,导致2011年种植的60亩航天丹参只收了10亩左右,基本上是绝产,吕海泓一下子就亏了50万元。
资金链断裂后,吕海泓决定卖房再投入。“妻子劝说我房子不能卖,东拼西凑了35万元,才保证了继续投资。”吕海泓说。
吕海泓再次找到孙莅瑶,在孙莅瑶的指导下,吕海泓对航天丹参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有了极大的提高。2013年,吕海泓种植的航天丹参收获后,个别地块的亩产量达到了5000斤以上。每亩航天丹参成本不超过2000元,每斤鲜货收购价1.8元左右,按亩产鲜参5000斤产量计算,每亩净利润约7000元,吕海泓终于得到了收益。
2013年,吕海泓成立了文登大德兴农庄农产品有限公司。到去年底,公司除了在文登有400亩航天丹参外,还在栖霞、莱州等地都有航天丹参种植地,一共发展了500多亩。
扩大规模 带动近万名农民就业
6月24日,在吕海泓的办公室内,记者品尝到了丹参花茶。“味道不苦,还有淡淡的香味。”记者品出了点味道。吕海泓神秘地笑了一下,然后带记者进了公司的丹参花茶加工车间。
“今年投资20万元引进了烘干机等设备,现在你喝到的丹参花茶是经过多道工艺处理的,口感上提升了很多,也能让更多人接受。”吕海泓介绍,植物的养分很多都集中在花蕊上,在花朵产种之前将花蕊采下,制成丹参花茶,具有扩冠脉、增加血流量、耐缺氧、强心等保健作用。
为扩大航天丹参种植规模,吕海泓邀请专家做了可行性市场调查,经过市场调查,航天丹参目前药厂及临床需求量相当大,前景非常可观。“要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就需要让大家了解养航天丹参的好处,这就需要示范带动作用。”吕海泓说,培植出来的航天丹参取名“德丹一号”,决定建立“德丹一号航天丹参示范园”,通过示范带动农户加入进来。
目前,该公司已经在葛家镇西孙疃村、泽头镇下泊子村、米山镇长山村等地发展了6个示范园。公司及示范园的航天丹参规模已经达到了600亩,每亩平均用工在15人左右,现在已经带动西孙疃及周边近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吕海泓说,今年他规定的目标是,每个示范园继续发展2000亩散户加入,继续扩大规模。
发展有机农业 开拓惠农大道
在发展航天丹参的过程中,吕海泓始终没有忘记他的生态农业理念。“2009年,我从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有机农业的论文,深受启发。健康的作物是健康的动物和健康的人类的保障。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让我更加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将会是一条惠农大道。”
在西孙疃村北边山上,一座150米深的深水井及配套的高位水池已经建成。井水清甜甘冽,最近准备到相关部门做水质监测。“有了水源保证,发展有机农业还离不开健康的土壤。”吕海泓介绍,近年来,农村耕地中普遍使用农药,很多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能持续70多年。他现在开始土壤的剥离工作,将地表被农药污染过的土层剥离,然后在没被污染过的土层上种植有机农产品。
“我计划在村地界周边建一条8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一方面保证空气的纯洁性,防止外界村庄农药飘进来,另一方面通过树林保证生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利用树林养一些禽类,禽类的粪便将来就用来生产有机肥。”吕海泓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
在吕海泓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张公司规划图,在现有的厂房北边计划建设一个有机肥厂。“有机肥厂计划投资150万元,现在已经动工,正在平整土地。”吕海泓说,将来该厂年产发酵鸡粪3万吨,提供充足的肥料供应。
今年3月,吕海泓又投资修建了村里通往309国道的道路,并且为村里新建了自来水工程,成为了当地农村发展名副其实的“领头羊”。记者 苗景霖 通讯员 曲军涛
新闻链接 人物简介
吕海泓,1976年1月22日出生,文登区葛家镇西孙疃人。1996年高中毕业,进入文登运输公司。2000年从运输公司转行进入塔吊销售行业,被公司调到江苏工作,以突出的销售业绩,获得了当年公司的“销售状元”称号。2006年辞职,回文登创办了机械厂,2007年将厂子转让出去,回到西孙疃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并创办了大德兴农庄农产品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进行航天丹参的推广工作和发展有机农业的前期铺垫工作。记者 苗景霖